首页 > 古碑 > 正文
明天启元年御制祝文重修庙记碑
发布时间:2019-07-31 11:05:00  来源:公祭轩辕黄帝网


明天启元年(1621)刻立。砂石质。高2.15米,宽0.84米,厚0.18米。碑额篆书4行,行2字,刻“御制祝文重修庙记”。 碑阳碑文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部为明天启元年御制祝文,行书15行,满行8字;下部为明中部县知县窦如芳撰《轩辕黄帝庙重修记》。行书18行,满行32字。四周边饰蔓草纹。碑阴为国子监生寇永清撰“修黄帝庙跋文”及诗一首。额篆书4行,行2字,刻“亿万斯年寿我家邦”。碑文楷书19行,满行39字。碑文右下角泐蚀严重。现立于黄帝陵轩辕庙碑廊。

碑阳录文

维」天启元年岁次辛酉」十一月戊戌朔越初」四日辛丑」,皇帝谨遣锦衣卫加正一」品俸都指挥使侯昌」国致祭于」黄帝轩辕氏」。曰:于惟圣神,挺生邃古,绝天立极」,开物成务,功化之隆」,利赖万世。兹予祗承」天序,式展明禋,用近」歆鍳,永祚我家邦。尚」飨」!

轩辕黄帝庙重修记」

臣如芳自天启辛酉之秋来令中部,甫莅任,遂拜」帝陵于桥山顶上。既而从陵东下,有帝庙,臣步谒之。仰瞻庙貌,夷圮几许,臣为之恻然。夫以」今上嗣位改元,必遣御祭,以告正始。而凌颓若是,岂所以对扬休命,而仰荐馨香」者乎?于是请议当道,求大木,酌价值,索琉璃诸匠,纠宜、雒两邑民众,朝夕□之」。及礼殿纔成,而御祭果临。斯时栋宇辉煌,牲牷修洁,真可以对扬」王休,仰荐馨香矣。越明年之春,□庙制东西长廊,并内外诸户,竖碑亭,更建享胙各」所,一切告成,环堵鲜妍,俯□□□。

且」帝象聿新,风、牧诸臣俱烨然改观,见其垂旒正笏。臣每一谒之,仰在上,质在旁,不惟」庇吾」皇万年之长,即微臣之藉余庥以自荫者,其庆泽当何如!功毕日,部庠学臣张秉元」礲石庙右,征记于臣,以勤其事。臣因周视古碑,知」帝庙始肇桥山之北,宋开宝中敕移于兹,元至正中重修者一。至我天启元岁,重修」者二焉。他若铸鼎神绩,髯龙故事,开草昧,造文明,诸碑已悉谈之,臣何复喙。

大明陕西延安府鄜州中部县知县南和窦如芳谨熏沐顿首撰」

县丞龙溪黄一鹏」

儒学教谕深州张秉元」

典史萧山方继科立石」龙飞天启元年辛酉恩选国子监生□□人寇永清书丹」

碑阴录文

轩辕圣祖庙,颓于万历庚申之秋,其功博,难以卒举。迄次岁辛酉,天启改元,会」邑侯窦公为部令,甫下车,谒帝庙,睠视其旁,愤愤不乐,日夜靡宁。每食付箸,兴嗟曰:“苟可以□□」,吾愿毕矣!”因捐俸金,曲为计处。诸凡为土木谋,周而且臧。越明年之春,一切告成。□□欣然曰:“□□□□」,是可以记。”遂命工砻石,撰勒其事。以书丹之责属之于清。清不能书,亦何敢辞?敬承焉,不无□□□之」讥也。书罢,恭笔一跋,随颂其不朽。曰」:

绣错星分紫雾间,天开圭璧奠桥山。

丹封王气笼仙冢,霞隐龙光绕翠环。

绕翠□□□□□」,□□宇静云高揭。

人歌帝力于何有,挹得清风看皓月。

月华照耀满苔茵,画阁□□□□□」。

鼎内神光有几色,天教森蔚壮长春。

长春霭霭浑不枉,一业濯泓沮水泻。

流□□□□□□」,骚人俯仰傍台榭。

台榭肇基在几时,先朝开宝建于兹。

至今历数千年远,何事□□□□□」。

庙圮万历庚申岁,仰吊穹苍天不惠。

遏密八音四海静,一年两次哭先帝。

龙飞□□陟元秋」,我部循良值窦侯。

捐俸经营新庙貌,荫庇民物两优游。

馥郁荫浓帝阁焕,辉煌□□□霄汉」。

肃肃环堵一时兴,路上行人颂不断。

礼殿纔成御祭临,五更烟雾辉鸣禽。

于照在华侯如万」,稽首扬休忠孝心。

侯德侯功难悉道,部人图报于何报?

巍巍凤阙乾坤久,留得功名千古号」。

楹梃灿烂迎千祥,石径生金柏子香。

聚气含风孕毓厚,永绵天保祚吾皇。

殿陛若成谁为志」,我侯撰记勒其事。

恭承侯命清书丹,勉附俚言供指视。

明知贻臭千百春,明知妄僭前后人」。

岂谓琳琅成撰赋,岂谓刊镌映玉璘。

刊镌不是戛□调,流水斜阳余夕照。

空拭霜毫羞石头」,博来千古斯人诮。

寇永清谨志」

石匠白水冯圣第、潘应祯仝刊」

明熹宗朱由校(公元1605-1627年),明光宗朱常洛长子,1621年—1627年在位,年号天启。父亲光宗在位仅29天便因“红丸案”而暴毙,朱由校经过“移宫案”的风波,为群臣拥立继位。在位7年,因嬉乐过度成病(一说曾落水,留下病根),于1627年服用“仙药”而死,终年23岁,谥熹宗,葬于德陵(今北京市十三陵),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。天启帝有三男二女,无一长成。终无子,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,即后来的明思宗(崇祯皇帝)。

熹宗名义上统治7年,实际上只是他信任的一个太监在掌控着权力,他委信乳母客氏,封为奉圣夫人,又晋升与客氏私情密切的内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。熹宗性喜“椎凿髹漆”之事,每当引绳削墨,热衷于木工时,魏忠贤即奏事,熹宗厌烦,就全权交付忠贤处理,由此得专擅威福,明宦官专权至此达到顶峰。此时后金威胁日大,边境形势紧张。边将动辄受朝廷大臣,特别是言官的掣肘,此风一开,到崇祯朝更是炽烈,导致对后金战争一败再败,直至后来的满清入主中原。

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93762922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