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专栏 > 正文
值守中华文明 解码文化传承
发布时间:2020-09-10 10:35:00  来源:当代陕西

(上)


被黄帝文化熏染的黄陵人,有千百年养成的守陵人的责任,也有值守中华文明的自觉。

“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。”

守护千年古柏、建设黄帝陵文化园区、民俗文化传承一代接一代……黄陵,正把对黄帝的尊崇,构筑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。

“守陵儿女”,是十三万黄陵人的自称。这个称呼,伴随着一代代黄陵人的成长,成为当地人自豪的标签。

值守生态

上午9点,黄帝陵景区。52岁的祁万红正在“巡山”,他先把“自留地”里几百棵古柏树一一查看一遍。两个小时后,他还要按照专家和景区的要求,修剪另一片区柏树的枝条。

沮水进入黄陵县城,围着桥山曲折而过,这方山水承载着黄陵人最自豪的文化。祁万红就在桥山下生活了50多年。

40年前,十几岁的祁万红几乎每天都要上一趟桥山,茂密的柏林给他和小伙伴带来玩耍的乐趣。

25年前,已有孩子的祁万红仍然每天都要上一趟桥山,这时他已经成为景区护林队的成员,保护千年古柏成为了肩上的责任与义务。

但守护古柏的,不仅仅是祁万红和他所在的护林队。

“保护古柏和周围的生态环境,埋在每个黄陵人的血液里,是黄陵人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义务,保护的是古柏,守护的是黄帝文化和黄帝精神。”黄帝陵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缑六寅说。

黄陵当地人爱树、植树、保护树,不只是响应保护生态的国家政策,而是埋在骨子里的思想。

于是,桥山古柏林历经千年而不衰。北宋仁宗时,种植柏树1400多株,并抽调三户人家,免除其一切徭役赋税,专职在桥山看护、种植柏树……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为了保护黄帝陵的生态,黄陵县把桥山上的住户相继迁出,并在附近的其他三座山上大范围植树。

“任何一个好的林子都不会孤立的存在,绿化四山,打造一个适合于桥山柏树生长的生态系统,才是对古柏最好的保护。”黄帝陵管理局护林科科长李小军说。

如今的桥山古柏,借助于现代化的手段,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预防病虫害,建立防火系统、无死角监控系统,得到全方位的守护。

被黄帝文化熏染的黄陵人,有千百年养成的守陵人的责任,也有值守中华文明的自觉。

黄陵县阿党镇史家河老君庙前2000多岁的“老君柏”,与延安市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“撞车”,有淹没的危险。对此,县上专门成立了古柏移植领导小组,对“老君柏”移植、复壮,并在5年养护期内派专人守护。

受黄陵人爱树的影响,从浙江前来养护“老君柏”的周利民,也和树木产生了感情。虽5年期满,他却继续把守树当成义务。

因为尊崇黄帝文化,每年春天,黄陵人都要去自家附近的山上植上几棵柏树,与桥山古柏遥遥相望。至今每家仍保留着传统的“礼制”,春节敬老、过事敬献三牲尤其隆重。不久前,祁万红有了孙子,他不时会给小孙子讲起自己儿时的桥山,以及在桥山上守护古柏的故事。

桥山上,由世界各地同胞亲手种下的“同心林”“思源林”“炎黄子孙林”已是郁郁葱葱。这些象征着保护祖陵、崇敬始祖的柏树,与山上8万多棵古柏共生共荣,成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、同心同愿的美好象征。


(中)


坚守根脉

文化,因传承而存活、延续。

在黄陵,公祭轩辕黄帝是传承几千年的共识,也是黄帝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基础。

“公祭轩辕黄帝是对中华精神和中华根脉的坚守。”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苏峰说,黄帝陵公祭,给前来拜谒的华夏子孙寻根的寄托,对黄陵县和黄陵人则是文化的传承。

诸多民俗串连起黄陵人与黄帝陵公祭。繁华的老县城里,老年大学的教室联排开放。面花、剪纸、麦秸画,各行业的传承人或者爱好者集结于此,互相学习、启发。一个不锈钢圆管,一把密齿梳子,还有已压好的面片,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用梳子加工面片上的“花瓣”。“花瓣要一样大,结合处一定要用水沾紧,不然容易裂。”旁边,80岁的面花非遗传承人赵爱芳轻声指点徒弟,同时不放下手中的面片“花朵”。

1

赵爱芳在准备今年清明公祭时所用的面花“四大件”。“今年比往年有所升级,所以我的提前几周开始准备,丝毫不能马虎。这几件面花代表着我们对黄帝的尊崇。” 黄陵面花因民间礼俗而生,在黄陵民间文化中有极强的代表性,尤其是公祭、民祭必不可少的祭品,是黄陵人不忘恩德、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。此外,当地的红白喜事中,黄陵面花也有不小的市场。

2

“黄陵面花,很多妇女都会做,但是要想做大件、做得精致,还是得沉下心好好学习。”赵爱芳表示,随着黄陵面花申遗,现在学做黄陵面花的人越来越多了,作为传承人,高兴的是同时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传承下这份手艺。

3

每天下午16点,曾经师从赵爱芳的“90后”小伙王强都会准时出现在桥山小学的活动室,给面花社团的小学生们上面花课。“小学生是图个兴趣,学校开这门课是为了传承民俗文化,我也是。”

民俗文化教育从孩子开始。除了面花课,桥山小学还开设“抬鼓”课,凡是大型祭祀活动,桥山小学都会有学生去表演“抬鼓”,代表最年轻的一代展示对先人的尊崇。

4

除了授课,王强还想做得更多。“新的时代,要有新的传承方式。我们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,走出去,利用面花做一些现代的文创产品,比如‘童趣馒头’。”

黄陵县非遗办主任孟军正在整理黄陵面花、剪纸的历史资料,“记录下来、传承下去,我想着要尽快把这几个代表性民俗文化的书出版了。”

黄陵县的这些特色民俗文化,正构成一幅魅力四射的长卷,辐射着更多地方。

    如今,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时机,黄陵县不断扩大民俗项目的影响力,举办免费业余学习班、交流班,还会提供展卖平台。如今学习、观赏黄陵的民俗文化也成为来黄游客必不可少的一个行程。


(下)


激活遗存

1992年8月25日,整修黄帝陵工程正式动工,开始了黄帝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整修与保护工程。

作为“中华第一陵”,黄帝陵存在的本身不仅仅是一座陵墓,更多的是弘扬民族文化、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场所。

时至今日,黄帝文化已与黄陵旅游经济紧密结合,成为黄陵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。

11

农历二月二,晨曦微露。黄帝陵前已经聚集了近千前来拜谒的民众。在黄帝陵祭祀广场,一条22米长的“龙”全部由大米摆成,栩栩如生。

这是第二届“米龙节”的现场。“米龙节”是黄陵为全球华人回乡祭祖祈福打造的重要节庆,清明、重阳大型公祭、民祭,月月有活动,是黄陵近些年挖掘黄帝文化的集中体现。

桥山脚下,中华始祖堂已经对外开放,讲解员朱媛媛每天都要把讲解词重新梳理一遍,马上就要到清明节,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,她得保证讲解的质量和效果,因为这里是更多人了解黄帝文化的窗口。

窗口延伸着黄帝文化的体验。来自西安的李文文,是今年“米龙节”活动的志愿者,也是第5次来黄帝陵参加活动。他说,相比往年从轩辕庙匆匆上山祭陵,中华始祖堂的文化展示加深了人们对黄帝的了解,寻根的同时更加深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,也更凸显谒祖的庄重与意义。

中华始祖堂是黄帝陵文化园区启动实施的首个单体项目,也成了黄陵一处不断升温的文化地标。

来黄陵考察的湖南虞舜文化传播中心副秘书长王逸舟深有感触,“场馆里形象展示黄帝做衣冠、造舟车、教蚕桑、定音律、创医术、造历法等丰功伟绩,让观众真正触摸历史的脉搏。”这些,都是他们学习的借鉴。

整修黄帝陵工程使黄帝陵周边的生态恢复、维护效果斐然,但周边的配套亟待提升。

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协调办公室主任刘晓斌回忆,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,几年前,不少来黄陵谒祖的人得一早从西安出发,谒祖结束之后再匆匆赶回西安,一口饭都吃不上。

这里有最完整的黄帝文明遗存。黄帝陵、轩辕庙,大量古墓葬、碑碣、仰韶文化遗址、商周秦汉遗址等,还包括黄帝时期重要人物活动遗址地,如黄帝教兵场、一线泉等。

但留不住人,这些文明遗存就成了摆设。

终于,在中省市的支持下,黄帝陵文化园区开始规划建设。理念也贯穿其中:完善祭祀配套服务,增强旅游服务接待能力,增强文化展示,促进文化交往。

如今,新建成的黄帝陵游客服务中心,住宿和餐饮已经投入使用,可同时满足1500人吃饭,300余人住宿。

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,作为拥有黄帝陵这个“中华文明精神标识”的黄陵县,激活文化的途径,是开展全域旅游。

12

距黄帝陵景区2公里处的刘家川,是黄陵八景之一“龙湾晓雾”所在地。借助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,农家乐搞得红红火火。

为了打破单一的农家乐功能,县上为刘家川打造了以民俗文化活动展演、农耕文化体验、手工艺品展出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地。今年春节,祭祖之后来刘家川过大年,成为了新风尚。 文化是活的,也可以激活一座城市。

   在黄陵,守护传承黄帝文化,不是只有一个黄帝陵景区,也不是只有寻根谒祖一个行程。


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93762922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