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龙抬头的冷知识来啦

关于龙抬头的冷知识来啦

时间: 2021-03-22 10:26 |来源:
ztfd.png ztsx.png ztzc.png

龙抬头又被称为"春耕节"、"农事节"、"春龙节"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但是您知道嘛,龙抬头的“龙”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,每岁仲春卯月之初,“龙角星”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故称“龙抬头”,龙抬头的时间在农历的二月初二。

相传,二月二是轩辕黄帝的诞辰。自古以来,人们在仲春“龙抬头”这天会举行祭祀,以祈愿消灾赐福、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如今,每年都会在黄帝陵举行“中华大赐福”米龙节活动。

“黄帝陵祈福米龙节”

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,全球华人寻根祭祖之地,炎黄子孙的精神殿堂。为了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弘扬民族精神、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,感召更多的华人宗亲组织及华侨团体回到黄帝陵寻根祭祖,增强“同根同源”的高度认同。

“米龙节”是“龙文化”民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沿袭,是链接中华民族血脉亲情的重要纽带,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瑰宝,已成为凝聚全球华人华侨的重要载体。往届米龙节上,都会邀请海峡两岸宗亲代表、企业家代表、文化学者代表及各界爱心人士千余人参加活动。

“祭祖祈福”

“二月二”黄帝陵祈福米龙节吸引了海内外数千名华夏儿女齐聚黄帝陵,谒陵祭祖,祈愿祖国富强、人民安康。每年来自海内外数千名华夏儿女以行者之态,心祭之礼,共聚黄帝陵,祈福祈愿,护佑华夏兴旺中华永昌;传承文化,凝聚国家力量民族血脉。

“民俗文化”

(1)开犁:从节气上说,表示春季来临,万物复苏,蛰龙开始活动,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,大地返青,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。因此,二月二又被称为“春耕节”。

(2)剃喜头:二月二、龙抬头,寓意焕发青春、新生活的开始。

(3)炒棋子豆:棋子豆又名面疙瘩。每年“二月二”,陕西人都有炒豆子的习俗,人们会炒玉米豆、黄豆、棋子豆(面蛋蛋),寓意金豆开花、五谷丰登,以示吉庆。豆豆既给在家的人吃,还要留下一部分送给至亲。吃炒豆也叫“咬虫”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咬了虫,牙不疼”。

(4)沾龙气、吃龙食:华人自称龙的传人,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龙文化积淀,由于龙的各种吉祥寓意,在“二月二”这一天,不少饮食也都被加上了“龙”的头衔,寓意龙的子孙,传承龙的精神:吃炸糕谓之“吃龙胆”,吃水饺叫吃“龙耳”,吃面条叫食“龙须”,吃米饭叫吃“龙子”,吃馄饨叫吃“龙眼”等。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孕育和积淀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,要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,是全球炎黄子孙的精神殿堂。“中华大赐福”己亥年二月二祈福米龙节活动,旨在链接全球华人血脉情感,唤起中华文化的坚强自信,增强“同根同源”的高度认同。我们也将以以坚如磐石的信心、只争朝夕的劲头、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拼搏!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* 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huangdiling2024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