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碑 > 正文
明永乐十二年致祭碑
发布时间:2019-10-25 11:17:00  来源:公祭轩辕黄帝网


11

碑阳拓片

12

碑阴拓片

13

《明永乐十二年致祭碑》照片

《明永乐十二年致祭碑》于明永乐十二年(1414)刻立。碑文记载明成祖朱棣因生民多福,思不忘而报,派遣延安府通判刘骥于永乐十二年八月十八日祭祀轩辕黄帝事。是现存明代刻立最早的御旨致祭黄帝陵碑。

碑阳录文

维永乐拾贰年岁次甲午八月辛丑朔十八」日戊午」,皇帝谨遣延安府通判臣刘骥致祭于」黄帝轩辕氏」。曰:昔者①奉」天明命②,相继为君,代」天理物,抚育黔黎③,彝伦攸序④,井井绳绳⑤,至今承之」,生民多福。思不忘而报,特遣使斋捧⑥香币⑦」,命有司⑧诣⑨」陵致祭。惟」帝英灵来歆来格⑩,尚」享」!

【注 释】

①昔者:从前。

②奉天明命:奉行上天圣明的意旨。

③黔黎:黔首、黎民的合称,指老百姓。

④彝伦攸序:常理所说。彝伦,指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。

⑤井井绳绳(mǐn):治国治民有条有理。井井,不变的样子。绳绳,不绝的样子。

⑥斋捧:携带,捧持。

⑦香币:香和币帛,用于祭祀。

⑧有司:指官吏,古代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。

⑨诣(yì):前往,到。

⑩来歆(xīn)来格:祭祀用语。歆,享用祭品。格,来到。

碑阴录文

钦差道士邢志安」

延安府通判刘骥、本府典吏谌思通」

鄜州同知王□」

中部县知县崔福、县丞曹□、典史王纯」

儒学教谕郑盛

翟道驿丞杜荣」

医学训科贾仲□、署阴阳学(下阙)」

延安府儒学教授王循 训导程镳」

鄜州儒学训导徐遹、医学典科赵志礼」

阴阳学典术齐俭、直罗巡检李恭」

洛川县儒学教谕杨智、巡检司巡检萧□」

税课局大使翟伯通」

本县礼房司吏王钊、工房典吏杨真」

明成祖朱棣(1360-1424),是明朝第三位皇帝,1402年-1424年在位,在位22年,年号永乐。

元顺帝至正二十年(1360年)朱棣出生,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。11岁被封为燕王。建文元年(1399年)发动靖难之役,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。1402年夺位登基。他五次亲征蒙古,收复交趾(今越南北部),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,西北设立哈密卫,巩固了南北边防,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。派郑和六下西洋,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。编修《永乐大典》,疏浚大运河。1421年迁都北京,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。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、国力强盛的盛世,史称“永乐盛世”。朱棣也被后世称为“永乐大帝”。

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937629222@qq.com